2013年新疆小麦种植面积1497.1万亩,其中冬小麦面积1073.1万亩(南疆播种面积697万亩,北疆播种面积376.1万亩),春小麦播种424万亩。目前南疆冬小麦处于孕穗期和抽穗期,北疆冬小麦处于拔节期。4月下旬新疆自治区植保站组织全疆首席测报人员及有关地(州)、县(市)测报人员对小麦病虫害中后期发生趋势进行会商,在充分交流和研讨小麦病虫害前期发生基数、小麦品种布局及生长情况的基础上,结合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,预计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1593万亩次,发生面积接近常年,略高于去年。
一、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
今年我区小麦雪腐雪霉病累计发生面积72.07万亩,总体偏轻发生(2级),发病程度较去年略偏重,轻于偏重发生的2010和2011年,伊犁新源县、尼勒克县和塔城的额敏县局部麦田偏重发生。其中新源县发病较重的麦田发病株率达95%,死苗率100%,毁田面积0.25万亩;尼勒克县发生较重的麦田最高病株率58.3%,死苗率18.9%。塔城地区额敏县死苗率在50%以上的面积0.2万亩,毁种田0.53万亩。
截止到5月2日,我区小麦根腐病、白粉病、叶蝉、麦蜘蛛和蚜虫等病虫害轻发生,累计发生28.26万亩。根腐病在昌吉、塔城和博州局部发生,发生面积13.25万亩,奇台县平均病株率7.4%,最高病株率21%。白粉病在塔城和巴州局部轻发生,发生面积0.9万亩。叶蝉轻发生,累计发生面积5.65万亩,主要发生区域是博乐市小营盘镇和吉木莎尔县三台镇。细菌性条斑病在喀什地区叶城县、疏附县零星发生,发生面积0.01万亩。小麦条锈病在和田市零星发生,发生面积0.0003万亩。麦蜘蛛轻发生,主要发生区在和田,发生面积5万亩。小麦蚜虫轻发生,发生面积3.45万亩,主要发生区是阿克苏市、和田市、墨玉县、阿克陶县。
二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
我区小麦病虫害中后期总体偏轻发生,其中条锈病、白粉病、蚜虫、叶蝉、负泥虫在局部麦区中等发生,发生面积较上年有所扩大,预计病害发生面积747万亩次,虫害发生面积846万亩次。
(一)病害
小麦病害总体偏轻发生(2级),以条锈病、白粉病、黑穗病、赤霉病为主,全疆发生面积747万亩次。其中,小麦条锈病偏轻发生(2级),伊犁河谷东部、塔额盆地、喀什西部局部麦区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200万亩。若5-6月份气候适宜,伊犁、塔城、喀什等菌源区将偏重发生。叶锈病偏轻发生(2级),其中昌吉州、乌鲁木齐市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76万亩。白粉病在伊犁、塔城、昌吉、喀什等局部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165万亩。黑穗病偏轻发生(2级),阿勒泰、伊犁、塔城局部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120万亩。赤霉病在伊犁、昌吉偏轻发生(2级),若6-7月小麦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,伊犁麦区将中等流行(3级),预计发生面积36万亩。根腐病、全蚀病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80万亩次。细菌性条斑病在塔城、博州、昌吉、喀什、和田麦区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50万亩。其他病害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20万亩。
(二)虫害
小麦虫害总体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846万亩次。小麦蚜虫偏轻发生(2级),其中昌吉、和田局部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300万亩次。棉铃虫偏轻发生(2级),其中和田、喀什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150万亩次。蝗虫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200万亩。叶蝉偏轻发生(2级),昌吉、博州、乌鲁木齐市局部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50万亩。小麦负泥虫偏轻发生,其中阿勒泰局部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50万亩。地下害虫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40万亩。麦蜘蛛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26万亩,主要在和田地区。其他虫害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30万亩。
(三)预报依据
1、部分条锈病菌源区去冬降雪偏多,有利于病菌越冬。去年冬季降雪量较常年偏多,冬小麦地上部分带绿越冬,为今年条锈病发生提供了一定量的菌源。据气象部门相关资料分析,5月全疆偏西地区降水略偏多,小麦锈病局部有偏重流行趋势,同时也有利于小麦白粉病等其他病害的发生和蔓延。
2、小麦蚜虫发生期大部地区天敌数量较高,可有效控制蚜虫,不利于小麦蚜虫大面积发生,但小麦穗期南疆大部持续高温天气频繁,有利于小麦蚜虫阶段性上升为害。
3、小麦种植面积大,连片种植,北疆大部冬春麦兼种区较大,为小麦病虫害发生提供了广泛寄主。部分县市以密保产,播种量大,种植密度过高;重茬面积增多,有利于病害发生。
4、三点斑叶蝉、负泥虫、细菌性条斑病在北疆部分麦区防控薄弱,发生范围不断扩大,病虫基数不断增加,局部地区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