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代粘虫成虫在东北地区诱虫量显著高于上年,6月份天气条件总体有利,二代粘虫存在局部暴发的风险。
深泰化工在此提醒农民朋友们,务必注意防范。
玉米粘虫:(Mythimnaseparata walker)属鳞翅目,夜蛾科,又名行军虫、剃枝虫、五色虫。
幼虫: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,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,2~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,或带暗红色,4龄以上的幼虫多是黑色或灰黑色。身上有五条背线,所以又叫五色虫。腹足外侧有黑褐纹,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。蛹红褐色。
成虫:体长17-20毫米,淡灰褐色或黄褐色,雄蛾色较深。前翅有两个土黄色圆斑,外侧圆斑的下方有一小白点,白点两侧[1] 各有一小黑点,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。
卵:馒头形稍带光泽,初产时白色,颜色逐渐加深,将近孵化时黑色
粘虫危害:
玉米粘虫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,严重发生时,短期内吃光叶片,造成减产甚至绝收。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。1~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,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,暴食时,可吃光叶片。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,只剩叶脉,造成严重减产,甚至绝收。当一块田玉米被吃光,幼虫常成群列纵队迁到另一块田为害,故又名"行军虫"。一般地势低、玉米植株高矮不齐、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重。
2. 幼虫防治技术:
当发现粘虫幼虫的时候,选择速效性杀虫剂喷洒,选择深泰化工5%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(8-10毫升/亩),本产品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神经轴突部位的传导,对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的作用,杀虫谱广,活性较高。
在玉米粘虫的防治过程中,尽量把玉米粘虫防治在三龄以前。防治时间一般选择早晚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,喷药部位尽量施药在玉米心叶,注意个人防护,严防中毒事故发生。